国际金融报
尽管福岛核电事故的风波尚未平息,但在有核世界里,一大批专家、学者和相关人士,都还在念念不忘核电的各种好处,力捧中国核电高歌猛进。
5月18日,美国密西根大学核工程系教授、厦门大学讲座教授王鲁闽向记者表示,虽然福岛核电事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中国核电发展的脚步,但中国的核电还会继续向前发展。
支持:核电是真正新能源
“发达国家的核电比例占20%左右,中国2%都不到,还有相当大的发展前景。”日前,由中国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与厦门大学能源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核电安全、技术与核工程教育”研讨会上,厦门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李宁就特别看好中国的核电发展前景。为了描绘核电的前途,李宁颇为兴奋地表示,只有核电才是真正的新能源,人类只要提取出海水中的铀,按照目前的能源消耗速度,足够人类用上数十万年。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徐玉明在第七届中国核能国际大会上就表示,到2015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超过4000万千瓦,今后5年,核电建设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每年达700多亿元。他表示,从2015年-2020年,中国可再完成建设3000万千瓦的任务,到2020年核电可望建成7000万千瓦,使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总和占到总能源的15%以上。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冯毅也对外表示,尽管发生了日本福岛特大核事故,但中国核电发展的总目标应当是不受影响的,“十二五”期间,中国在建核电站规模将达到3800万千瓦,到2015年年底发电量不少于3200亿千瓦时,在一次能源中的份额由2010年年底的0.73%提升到2015年的2.2%。
担忧:核电的材料安全
“面对媒体,我不敢说的一个问题是,核电的材料安全。”作为核电材料安全领域的专家,王鲁闽显得忧心重重:“我在宾馆看到,晾衣服的不锈钢都生锈。”王鲁闽表示,中国在加大核电设备的国产化率,但核电的材料安全问题,令人忧虑。
“其实核电的安全性还是较有保障的。”李宁则表示,这次日本福岛特大核事故造成的伤害,更多的是地震造成的,而不是核辐射泄漏本身,而此次福岛核电站在地震暴露出的“技术短板”,中国正在建设的第三代AP1000核电技术基本可有效回避——它在反应堆上方建有多个千吨级水箱,这样的“大水箱”在紧急情况下能释放出大量的水,从而达到降温等应急需求。
如何解决安全质量监督问题?对此,李宁表示,核电是高技术行业,进入门槛十分高,不像其他工程,能够分享这块市场蛋糕的企业本身就少,所以监管问题将会透明得多,也容易得多。
“不过,真正要比较彻底解决核电安全的技术问题,恐怕还得十几二十年。” 对于核电的安全性问题,李宁如是展望。照此来看,未来十数年,人类对于核电发展的绝对安全性需求,依然在考量着中国核电发展。(傅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