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的造价、工期一般占到整个建筑物的1/5~1/3,而其质量又制约整个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因此研究、开发、推广地基基础新技术、新工 艺,提高基础工程的设计、施工、检测水平,对推动我国建筑业的技术进步有着 重大作用。
一、任务和目标
1. 为住宅产业的发展,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因地制宜地解决各种地质条件下的基础工程问题。
2. 为新城镇、新工业区等的开发建设和超前规划,作好场区地基的前期处理,使其符合建筑物与市政设施建设的基本要求。
3. 研究开发深基施工和软弱地基处理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使深基础的施工和地基处理技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4. 积极开发和利用城市地下空间,以达到节约用地、扩大绿地。改善城市环境的目的。
5. 完善基础工程的检测技术,发展基础工程反分析,提高基础工程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
6. 研究各类地基土的工程特性、实用的本构模型及土参数的测试技术,发展基础工程的设计计算理论与方法。
7. 研究地基的抗震分析和基础的抗震性能,开发有利于抗震的基础型式和措施,提高建筑物基础的抗震能力。
二、技术政策
1. 根据我国城镇地质条件多变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发基础工程新技术
(1) 合理利用天然地基,对软土、黄土、膨胀土、季节性冻土、盐渍土等特殊土,应根据其特性合理处理,完善有关规范,确保建筑物安全正常使用。
(2) 利用工业废渣和地方材料,因地制宜开发应用碎石柱、素混凝土桩等复合地基,降低成本,改善环境。
(3) 研究开发与各种地基处理相配套的先进施工工艺和设备。
2. 利用开山填谷、围海造地、滩涂洼地开发的新城镇、新工业区等建设场地,应采用大面积低成本的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前期处理,避免事后处理及发生地面沉降等多种隐患
(1) 根据地质条件、环境条件和使用要求,推广采用强夯法、堆载排水或真空预压法等处理大面积松软地基。
(2) 在沿海地区,推广采用吹填法围海造地技术。
(3) 发展灵活耐久的强夯设备,研制塑料排水板、袋装砂井等先进施工设备。
3. 为适应高层、超高层建筑、高耸构筑物及其它各类建筑物桩基工程的需求,应积极发展多种桩型配套技术,提高桩基工程的经济性。可靠性及环境保护适应性
(1) 改进完善传统的泥浆护壁钻孔成桩工艺与设备,推广桩底桩侧后注浆结合超声检测技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大直径、长灌注桩成套技术。
(2) 研究开发旋挖、长螺旋钻扩孔、液压挤扩孔等设备和工艺,逐步减少人工挖孔工艺,提高大直径灌注桩施工的现代化水平。
(3) 积极开发中、短灌注桩压灌成桩等新工艺、新设备,改进长螺旋钻孔、沉管、夯扩灌注桩等传统成桩工艺,提高其成桩质量可靠性。
(4) 积极发展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制作和沉桩技术。
(5) 积极研究开发钻孔灌注桩、地下连续墙施工中的泥浆处理技术。
4. 为适应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需求,积极开发深基坑支护技术和地下室建造技术,提高其可靠性与经济性
(1) 研究支护结构的土压力、受力机理和计算方法,开发新的支护型式,改进支护设计。
(2) 积极开发土钉、喷锚支护的成套技术;提高排桩、拱圈、逆作拱墙、搅拌桩、旋喷桩等挡土、截水支护的设计、施工水平。
(3) 开发改进排桩、地下连续墙与锚、撑复合型支护结构的施工设备与工艺;积极开发支护结构与地下室永久性结构结合的技术;因地制宜地开发应用逆作法施工技术。
(4) 完善不同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下的基坑开挖地下水分析和控制技术。
(5) 在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混凝土质量和自防水能力的同时,开发应用地下室防水、防潮高效材料及堵漏补强技术,确保地下室使用功能。
5. 积极提高我国基础工程的设计水准,为实现基础工程高质量、高效益发挥先导作用
(1) 研究提高天然地基、复合地基、桩基的沉降变形计算可靠性,注重改进计算模式,提高计算参数准确性,积累工程实测资料,发展变形控制设计方法。
(2) 研究开发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理论与设计方法,以高层建筑为重点,优化基础方案、构造、配筋。
(3) 开发推广复合桩基设计,研究开发疏桩及疏桩与地基浅层处理结合的复合桩基技术。
(4) 研究开发场地地层分析、天然地基、复合地基、箱筏基础、桩基、基坑支护设计的CAD系列软件,结合工程经验,提高基础工程总体设计质量与效率。
(5) 研究地基抗震分析方法,开发抗震基础型式,提高地基与基础的抗震能力。
6. 推广与既有建筑增层、改造、修复相配套的地基基础加固处理技术
(1) 开发既有建筑地基基础承载力诊断评价技术。
(2)开发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托换技术。
(3) 开发既有建筑纠倾、顶升、水平移位技术。
7. 发展基础工程检测技术,强化施工监控过程及效果检验,积累工程实测数据,提高基础工程的安全可靠性与经济性
(1) 研究开发各种复合地基检测方法与设备。
(2) 研究开发成桩质量与承载力的动力、物理检测方法,改进既有动测技术。
(3) 完善基坑支护检测技术,应用开挖过程测试数据的电子快速反馈处理技术,实现信息化施工。
(4) 注重建筑物沉降观测及其它工程实测资料的积累,发展反分析技术。
三、措施
1. 建立承接大型建筑基础、深基坑设计单位的资质审定发证和方案论证审查制度。
2. 建立严格的基础工程专业施工企业资质等级考核制度。
3. 建立基础工程检测单位和人员培训及资质考核、持证上岗制度,规范检测市场。
4. 建立商品化基础工程软件审查、考核和销售颁证制度。
5. 建立推广应用基础工程新技术、新工艺的有关科研、设计、施工单位实施节约提成奖励制度,促进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