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2月13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以国经贸资[1996」75号文印发)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确定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纲领,为促进“九五”期间全国设备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制订本纲要。
一.工作回顾与面临的形势
二.主要目标和基本任务
三.加强法制建设
四.依靠技术进步,加大设备更新改造的力度
五.完善企业设备管理机制,推进设备管理现代化
六.积极培育和规范设备要素市场
七.加强设备管理人才培训和交流
八.加强设备管理工作的指导与监督
一、工作回顾与面临的形势
(一)“八五”期间取得的成绩
1.据对全国 8万户县及县以上所属独立法人工业企业调查,到 1993年底,设备资产原值已达 1. l万亿元(净值757O亿元),占固定资产6O%,其中约有16%的设备(按设备台数计)具有国际水平或国内先进水平,主要生产设备完好率基本稳定在80%,对国民经济在“八五”期间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
2.国务院颁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国发「1987」68号,以下简称《设备管理条例》)得到了不断深入地贯彻。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相继制定了实施细则或办法。大中型企业也普遍制定和完善了设备管理规章制度。《设备管理条例》的实施使设备管理纳入了法制化的管理轨道,登上了一个新台阶。
3.许多企业结合设备大修理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和淘汰了一大批老旧设备,提高了企业技术装备素质。运用经济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设备改造工作取得突破。为配合风机、水泵节能改造工作,财政部颁发了《关于调整节能改造风机、水泵折旧年限的通知》(财工发[1995]28号),将经过改造的风机、水泵的折旧年限调整为3~5年,从而探索出一条通过加速设备折旧,从而加快老旧设备更新改造的路子。
4.企业增强了设备综合管理的意识,逐步应用了设备管理现代化方法和手段,提高了设备的综合经济效益;许多企业加强了对设备管理工作的领导,开始逐步建立起设备管理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5.设备维修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工作逐步得到开展。一些中心城市对这项工作已积累了一些经验;一批大中型企业的机修分厂(车间)不同程度地面向社会开展设备维修的社会化、专业化服务。
6.1991年,国务院生产办等7部门颁发了《关于印发(企业闲置设备调剂利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生调度「1991」7号)。几年来,共调剂闲置设备价值68亿元,盘活了部分闲置设备资产。
(二)主要问题
1.设备整体技术状况老化,约有15%的生产设备(按台计算)属于国内落后水平。目前,企业还没有形成对老旧设备(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的老旧设备)进行不断更新改造的良性循环机制。
2.一些行业、地区和企业的领导对设备管理工作重视不够,设备管理滑坡。企业设备管理模式陈旧、管理水平不高。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设备市场服务系统尚未形成。
3.设备利用方面仍存在较大的资源浪费。一些行业的主要生产设备平均利用率仍然较低。设备事故和故障时有发生。企业约有原值182亿元以上的闲置设备,其中包括相当数量的进口设备。
(三)面临的形势
设备是实现“九五”和2010年目标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设备科学管理是优化资源配置和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是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新形势下,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应重新认识设备管理工作的内涵,积极适应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改革传统的管理方式、方法,加强宏观管理。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主要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手段对全社会的设备资源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进行宏观调控和指导,积极探索建立适应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设备资源宏观管理模式。
二、主要目标和基本任务
(一)主要目标
1.大中型企业的主要生产设备完好率稳定在80%以上。力争杜绝特大设备事故发生,重大设备事故比“八五”期间有明显降低。
2.企业主要生产设备利用率(装置开动率)、主要生产设备故障停机率和单位产品(产值)设备维修费用等指标达到行业规定标准。
企业生产设备闲置率(按原值计算)降低到1%。
3.基础工业和支柱产业主要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比“八五”有较大提高,重点行业的风机、水泵节能改造取得明显成效。
4.在全国开展培育规范化的设备要素市场工作。
(二)基本任务
适应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积极探索并建立设备管理新机制和新模式,培育规范化设备要素市场,促进设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在继续贯彻《设备管理条例》的基础上,深化设备管理改革,开拓创新,把全国设备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保证国民经济到2010年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法制建设
(一)在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继续贯彻《设备管理条例》,并根据经济体制转变的需要进行补充和完善。
(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级设备管理的法规制度。重点在关键和成套设备监督管理、设备要素市场管理、设备技术鉴定和价值评估、闲置设备调剂等方面。
(三)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执法监督。在执法监督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四、依靠技术进步,加大设备更新改造力度
(一)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要积极支持和鼓励企业依靠技术进步,采用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利用各种资金更新改造老旧设备,提高行业和企业技术装备整体素质。
(二)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主要运用经济政策引导企业建立自主改造、自我发展的设备更新改造的良好机制。要指导企业充分利用财政部颁布的风机、水泵节能改造加速折旧政策,参照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风机、水泵节能产品目录,加快风机、水泵更新改造步伐。
(三)要定期颁布各行业设备技术水平分等标准,指导企业不断提高装备技术水平。
加强设备管理各项技术标准制定工作,使企业设备管理工作逐步标准化。
(四)政府经济管理部门通过公布推荐设备目录和淘汰设备目录等,引导企业正确选用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的设备。
对于国家公布的淘汰设备,要依照有关法规限制生产、使用。对于在用的严重老化设备,要进行强制报废。
(五)推动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以及社会团体的科研力量的协作,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设备维修和改造技术的研究工作,广泛开展设备维修和改造新技术的交流和推广。
五、完善企业设备管理机制,推进设备管理现代化
(一)企业要继续贯彻《设备管理条例》,树立设备综合管理的指导思想。适应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向设备管理要质量、要市场、要效益。
(二)按照“改革、改组、改造,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健全和完善设备管理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企业要有较完善的设备管理规章制度,要在厂长(经理)职责中明确对设备资产完好、有效的职责。强化生产现场的设备维护管理。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推动企业设备维修向社会化、专业化发展。
(三)继续推进企业设备管理现代化,广泛采用先进的设备管理方法和维修技术。建立价值形态与实物形态的相结合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在采用设备状态监测、故障诊断等技术的基础上,使设备维修方式逐步转向以状态维修为主的维修方式。
六、积极培育和规范设备要素市场
(一)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要积极培育设备维修市场、设备调剂市场、设备备品配件市场、设备租赁市场和设备技术信息市场等设备要素市场。
培育和规范设备维修市场。主要是对进入市场的设备维修单位的资格认定、维修质量和价格以及维修交易纠纷的调解等进行规范化管理,为企业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设备维修体制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促进设备维修专业化、社会化。
完善备品配件市场。在供应渠道上向连锁店、代理制等形式发展,发挥零配件供应主渠道作用,为企业提供质量可靠、价格合理、快捷周到的服务,减少企业备件占用资金。
建立和完善设备租赁市场。探索建立以城市为中心的工程设备、运输设备、起重设备等可租赁设备资源信息系统,为企业提供设备租赁信息。资金短缺的企业,可以通过设备租赁进行设备更新改造。
完善闲置设备调剂市场。既要促进企业盘活闲置资产,又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逐步建立设备技术信息市场。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加速科技成果向实用维修技术的转化。
(二)大力规范设备要素市场,制定和完善市场规则,加强监督管理,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七、加强设备管理人才培训与交流
(一)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的设备管理负责人必须熟悉国家有关设备管理的法规、政策和有关理论知识。实行设备管理负责人岗位培训制度。
(二)指导企业加强设备管理人员培训工作,把对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对维修技术人员的技能培训和对操作工人的设备保养培训列入设备管理工作计划,把岗位培训和设备管理知识与技术的培训相结合,定期对上述人员进行全面轮训。
(三)有条件的大专院校以及中专技校,应积极开展设备管理工程专业的正规学历教育。
各级设备管理协会、学会和设备管理培训中心等机构都要加强设备现化管理理论与技术培训、研究工作,组织经验交流活动。
积极开展军地间的设备管理和维修技术方面的经验交流。
(四)积极开展设备管理国际交流活动,加强国际间的设备管理培训和维修技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
八、加强设备管理工作的指导与监督
(一)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设备管理工作指导和监督。明确主管职能机构,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人员,履行管理职责。在管理体制上要理顺关系,提高效率,增强对设备管理工作的指导力度。
(二)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要依据法规加强对企业的设备管理进行审评与考核。对设备管理混乱及发生重大、特大设备事故的企业要予以通报和警告,情节严重的,要追究企业法人代表的责任。
(三)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行分类指导、典型示范、重点突破的工作方法。选择一些大中型企业作为联系单位,重点调查、研究和协调解决设备管理改革方面的问题,推广典型经验,以指导面上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
(四)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要制定设备管理的经济技术指标,建立统计、分析制度,对企业生产设备的技术状况、管理状况进行定期的考核,为决策提供依据。